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2022年的春天,一道道“志愿红”格外亮眼。山城中阳紧张的疫情防控攻坚战场,“红马甲”遍布城乡大地。
奉献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穿梭于社区楼栋、奔走在大街小巷……这支由党员干部、医务工作者、青年学生、退役军人、普通群众等组成的特殊队伍,默默诠释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忠实践行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今年以来,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强统筹规划,扎实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设,特别是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按照志愿者人员结构、工作特点、专业优势,统筹志愿服务需求,合理引导广大志愿者,集中、有序、科学、高效的志愿服务在宁乡大地蔚然成风。
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向全县发出志愿者招募令,118名党员、191名教师、400多名社会志愿者纷纷响应、踊跃报道,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在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按地域、分类别组建12支志愿队伍、800余名志愿者,第一时间分赴到全县122个一线服务点开展政策宣讲、知识科普、心理咨询、卡点执勤、登记排查、流调溯源、秩序维持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助力全县疫情防控。
精准对接群众需求,量身定制服务菜单。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疫苗是保障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举措,也是疫情防控的重点人群。为提高覆盖面,加快接种进度,按照各乡镇实际,4月11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专门组织科普小分队,分赴6个乡镇,集中开展接种宣传。入农家、访农户,按照登记信息,志愿服务人员精准对接老年群体,宣传动员、答疑解惑。“在我们的耐心宣传下,许多老年人了解了疫苗接种的必要性和科学接种的好处,看着大爷大妈们陆续接种,增添防护屏障,当时我的心情特别高兴。”志愿服务队员、融媒体中心村村通办公室主任王海珍非常欣慰。针对居住偏远,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居家隔离人员,地电中阳分公司志愿服务队开展了对接种人员和医务人员的接送工作。每天有两名志愿者开车接送医护工作人员上门,为独居老年人接种疫苗,为居家隔离群众进行核酸检测。“太感谢你们了,孩子们都在城里,我又行动不便。你们车接车送的,现在的政策真是太好了。”武家庄镇枣坪村78岁的老大爷李虎平激动地说。志愿者的热心服务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
艰巨任务面前挺身而出,急难险重工作一马当先。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志愿者的身影。按照疫情防控需要,4月16日起,全县首轮全员核酸检测展开,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工作异常艰巨。4月16日清晨,天色微亮,“教育系统党员先锋号”旗帜缓缓升起,309名党员干部志愿者从县城的各个地点启程,在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下,有序前往各个服务点报道。全县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各协会志愿服务队、各级妇联巾帼志愿者第一时间参与其中,张贴采集流程图、检测注意事项等告知图,助老年群体手机预约、组织引导受检人员安全有序检测、转运核酸检测样本......完整、贴心的服务让各采样检测点工作井然有序、高效开展,直至18日首轮核酸检测任务圆满完成。
退役不褪色、战“疫”即战斗。4月9日,县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授旗仪式在益家村查验点举行。铮铮誓言响彻卡点哨口,浩气军魂播撒抗疫一线。120余名退役军人志愿者坚守最苦最累的卡口查验点,发扬军人作风、凝聚军人力量、彰显军人风采,风雨无阻、日夜鏖战,无愧“新时代最可爱人”的称号。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广大妇女成立“巾帼志愿服务队”,用女性独有的细腻和温暖传递着抗击疫情的信心和力量,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坚韧毅力和责任担当扛起了疫情防控的“半边天”。在这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红十字志愿者、青年志愿者……慎终如始,无私奉献。
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我明天上午能参加吗?”“我可以去中兴广场。”“明天还需要志愿者吗?今天下了班我可以参与晚上的志愿服务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志愿者,他们勇当防疫守门员、安全员、宣传员,凝聚起战胜疫情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强大合力。
一条条信息、一张图片、一段段视频和一幕幕冲锋在前勇于奉献、甘于志愿服务的场景,从疫情防控这场没有硝烟的一线战场上传递出来,令人感动,也催人奋进。志愿服务的合力在疫情防控一线迸发出强大的生机活力,为14万中阳人民的健康安全打通了志愿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把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成效作为衡量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的考场和重要标准,不断推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品牌化,让各级文明实践组织动起来、火起来、实起来,真正担负起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引领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使命。”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负责人表示。
春风杨柳万千条,文明实践展新风。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斗志昂扬,总有一种温暖让我们奋勇前行。我们相信,经过这场疫情战场的历练,中阳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一定会绽放更加绚丽的花朵,“五彩”中阳建设的伟大实践一定会培育出更加坚强有力的文明力量。
(记者 秦瑾)
(供稿人:中阳县薛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