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基层残联理事长的工作笔记 ⑨ 治理“残三轮”-凯发k8网站
传递文明薪火 温暖大美山西
凯发k8网站

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品读
当前位置:凯发k8网站 >> 品读 >>
一位基层残联理事长的工作笔记 ⑨ 治理“残三轮”
文章来源:《文明山西》周刊     时间:2022-10-21      

  从省会城市到偏远小县,全国各地都或多或少存在着残疾人三、四轮车营运问题。因为属于非法营运,加上残疾人群体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解决起来让各级残联组织和交通管理部门非常头痛。

  我所在的城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大约在2013年夏季,从上级残联得到消息,市里要开展残疾人三、四轮车治理整顿工作,8月下旬召开动员会,这项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首先是开展摸底工作。我们初步了解到,残疾人三、四轮车无论是用于代步还是搞营运都存在很多问题,可用“乱象丛生”一词恰当地形容当时的状况。

  最突出的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从车型上看,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尤其是改装车现象严重,存在驾驶安全隐患;其次,驾驶这些车辆的人员除部分是残疾人持证外,还有相当数量的非残疾人假冒残疾人,甚至有人还持有假残疾人证搞非法营运,逃避打击,等等。

  在全市开展的文明城市创建活动中,它成了影响市容市貌的一个突出问题。更严重的是,因为属于非法营运,车辆无牌无照,不能上保险,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人员赔付成了难点。因此,整顿势在必行。

  残疾人三、四轮车治理规范工作是一项综合工作,不仅仅是残联或交警部门的事,需要很多部门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在执法部门对假冒残疾人搞非法营运严厉打击的同时,下一步的重点是对下肢残疾人的入户认定和登记造册。

  按照市里的统一安排,采用一人一表入户调查。这项工作主要由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完成,因为时间紧、任务重,为了不落下每一个人,他们不辞辛苦,加班加点地工作。

  我所在的区地处市中心,火车站、公共汽车站和著名的商业街都集中于此。靠近火车站还有一处号称华北最大的服装城。那些年,这里的生意非常火爆,人流量非常大,加之机动车不便进出,这就为三、四轮车的非法营运提供了便利条件。据调查,好的时候,每月收入达万元。

  因为有市场也有收入,我们区非法营运的三、四轮车比较集中。按照政府的方案,对残疾人符合使用三、四轮车作为代步工具的车辆进行集中统一更换、统一编号,对跑运营的有就业意愿的下肢残疾人,在自愿的前提下,进行公益性岗位安置。

  正因涉及一部分残疾人的利益,所以工作必须细而又细。经过认真研究,我们区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比如,有一个环节是对残疾人三、四轮车身份的认定工作。我们以街办为单位,选一个地方集中认定,由社区、街道、区残联、区人社等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承办残疾人证鉴定医院的大夫组成工作组,现场逐人认定。这样一种在公开、公正、开放且每一位当事残疾人共同参与监督下开展工作,让他们成为主角,工作起来就顺手多了。

  即便如此,我们在一个镇开展的认定工作中,还是发生了一段小插曲。

  正当我们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时,人群中有一个人高喊道:“这里有假冒的残疾人,我要举报!”

  突然出现这种情况,在寂静了几秒钟后,一些人也跟着起哄,现场一下子乱了套。面对突发情况,我立即暂停了认定工作,要求那位举报的人走到前台,当面指出被举报人。

  尽管在前期摸底中,每人我都认真审查过,但心里也不免担心,会不会真出了差错。这位举报人不愿意上前当面举报,我就把他请到一间办公室,单独面谈。

  我了解到,他姓朱,是一位下肢残疾人,本人符合换车的条件,并已登记造册。但无论我怎么对他做工作,他就是不吐口。

  我看软的不行,只好变换策略。我说:“你要不说出是谁,今天的认证工作就没法开展了,全镇190多人的事被耽误,你要负责。”我又补充道,“如果你说出是谁,我要不处理,你可以向上级举报我”。

  我这么一说,他有点儿害怕了。年过五旬的人,眼泪夺眶而出。他说自己是位大病患者,因为爱人是上肢残疾人,这次不符合条件,被打了下来,心里不痛快,编造了这么一出闹剧。

  我了解情况后,认真做他的思想工作,并表示他的心情我们能理解,有困难当地政府会想办法解决。关于他爱人换车的事,我对他说,这是个原则问题,如果开了一个口子,会引起连锁反应,而且,这样会砸很多人的饭碗,你心里能过意得去?

  很快,工作又顺利开展起来。全区有近300辆车被更换。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无论多么难的工作,只要公开、公平、公正,程序合理合法,就能做好。更重要的是,要让当事人亲自参与并监督,使他们真正成为主角,一切难办的事就都迎刃而解了,后遗症也就少多了。

(杜松林)

责任编辑:梁小玉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