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 山西省文明办
主办 科学导报社
“北国诗社”是一个注定要进入中国诗歌史的当代名词。这不仅仅因为它曾是1980年代独领风骚的院校诗歌社团,还因为它创办了风靡一时的《北国》诗刊,并倡导了包容创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学品格,受到了众多诗爱者的追捧。
《北国》诗刊创刊号封面
山西大学北国诗社成立于1984年下半年,由当时就读于山西大学的中文系81级学生李杜、中文系82级干修班学生潞潞牵头组织创办,成立时有社员50余人;社长李杜,副社长潞潞、任有辉,著名诗人、中文系教授马作楫担任名誉社长;并于1985年初创办了风靡一时、享誉国内的院校诗刊《北国》,潞潞任主编,李杜任副主编。
诗社成立之前,潞潞已是当时蜚声国内的朦胧诗派的代表性诗人,早在1982年就以《城市与<勇敢的野牛之血>》一诗享誉全国;李杜也有不少诗作刊发于全国各地报刊。两位诗人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促成了北国诗社的成立。
诗社成立后,紧接着就筹办诗刊。两位诗人先后若干次奔赴北京等地,向当时的名家、北京大学的教授、著名评论家谢冕以及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们组稿,先后组回了北岛、江河、杨炼、骆一禾、海子、西川、芒克、秦岭、潘洗尘等先锋诗人的作品,并悉数刊发于《北国》创刊号;著名诗人周涛写来了《致诗友的一封信》。省内则组到了著名诗人马作楫以及当时正在崛起的青年诗人张锐锋、陈建祖、郭志勇、边新文、郭俊明、周所同、周同馨、李坚毅、杨培忠、奔雷、周典、赵少琳等人的诗歌作品,也发在创刊号上。与此同时,当时尚就读于学校并于日后成为山西乃至国内颇具影响的学院派诗人还有:宁天心、刘峭、叶绿素、宁志荣、郝东黎、王春平等等,他们的诗作也一并收录在创刊号上。
《北国》印行后,向全国范围内的名家名刊寄赠,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没有确切的事例和数据证明,但它与后来北大等院校印行自己的诗刊、徐敬亚组织“崛起的诗群”大展以及《朦胧诗选》的出版,都有着必然的因果关系。北国诗社的成立和活动,带有领风气之先的时代创举意义。
潞潞、李杜毕业后,北国诗社由中文系83级的刘峭担任第二任社长。刘峭在任期间,与全校各系文学爱好者共同组织成立了山西大学文联,宁天心任主席,刘峭任会长,徐建宏任秘书长;并于1987年3月组织了庞泉沟北国诗会。刘峭毕业后,中文系84级杜国华担任第三任社长。第四任社长由中文系85级徐建宏担任,在任期间组织编印了第二期《北国》诗刊;并协助历史系84级赵琳(已于2009年去世)创办山西省大学生诗人协会,赵琳任第一届主席,徐建宏任第二届主席。之后,第五任社长由中文系86级温建生担任,第六任社长由历史系87级王显威担任。后来又有历届学生担任社长,我知道的有中文系89级的杜星亮,90级的许凌云等,但任期届次就不太清楚了。
又过去若干年,大约是2005年左右,在校学生仍在组织北国活动,创办诗刊,并请我写过一个序言和寄语。
2009年下半年,一次偶然的聚会,北国诗社的创始人及几任社长聚在一起,谈起往事,感慨万千。第四任社长徐建宏和第五任社长温建生表态,再搞点活动,重温北国情结。于是,次年的2010年,一套《北国诗丛》隆重面世出版:顾问潞潞、李杜,主编徐建宏、温建生,序言由潞潞撰写。此丛书收录了15位山西诗人的作品,他们是:雷霆,金汝平,唐晋,徐建宏,温建生,金所军,张石山,刘文青,梅生,闫海育,侯良学,师国宏,赵襄敏,李霖,白宝良。
2016年5月28日,丁香花开·山西大学首届憩园诗歌节诗词朗诵会后,一行人拜访著名诗人马作楫先生(2017年1月因病去世)。左起:徐建宏、宋耀珍、潞潞、马作楫、李杜、珍尔、晓燕、赵树义。
轰轰烈烈的北国风云及传承,看似暂告一段落,但它的薪火精神永远不灭。说不定此时此刻,在大学校园的某个角落,又有几个热血沸腾的青年诗人正在谋划一个更为宏大的构想呢。
我随时准备听到任何有关北国和诗歌的消息。
(徐建宏)